我和杨凯生行长相识多年,我知道他是银行家和经济学家,也读过他的经济学著作,但是他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文化人。作为朋友,我们有时一起聚会聊天,谈的都是人文历史、文学艺术方面的话题。我发现他兴趣广泛,读书甚多,文化修养深厚。这对于银行家来说,是一种“跨界”,称得上能文能武。然而,真正让杨行长跨界而进入专业领域的,是他的艺术摄影。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是我经手出版杨行长的第二部摄影集。

 杨凯生先生

  大约在2012年,那时我在三联书店工作,有一天接到外地一位朋友的电话,向我推荐杨行长的作品。他说杨行长经常出国,在国外拍摄了一些精彩图片,希望出版。我乍一听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喜欢背着相机出游的国内文化人和企业家实在太多,连我本人也是其中之一。我甚至颇以自己的摄影水平为得意,常常在微信里面炫耀,陶醉在一片点赞之中。在我看来,这不过是“玩票儿”,不能当真。但是鉴于推荐人和作者对三联的诚意,我在不久后约杨行长见了一面。

  谁知一见面,杨先生的作品就把我震撼了。以我个人的业余摄影经验,我掂出了杨先生作品艺术上的份量。看过百来幅精选佳作以后,我脱口而出,这是真正专业水平的艺术作品。每一幅画面,从捕捉,取景,构图,用光,景物配置,色彩搭配,一直到人物的眼神、动作,景物的特征,环境的氛围,处处表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准。作者眼光的犀利,感觉的敏锐以及出手的敏捷,把握动态或瞬间情景的技巧,绝非我辈业余爱好者可以比拟。这样的作品,在专业美术出版社出版摄影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于是2013年,我们为他出版了第一本摄影集,题为《浮生二十四小时》。全书以一日一夜的时间为序,将拍摄于世界各地反映各种不同风物、文化、人情、世象的照片组接在一起,每幅图片配有文采生动而含蓄凝练的内容说明,画龙点睛,言简意赅。解说的文字充满诗意,极显才华,又富有闪光的哲理。这本书铁凝作序推荐,出版以后反响颇佳。

  从这以后,我与杨行长成了朋友,一直关注他的摄影创作。2019年,杨行长举行了一场扶贫摄影展览,邀请我前往参观。由此我知道,杨行长在十几年中十进大巴山,五进大凉山,走遍工商银行总行定点扶贫的四个县,在直接推动当地扶贫工作的同时,拍摄了大量记录我国贫困山区脱贫攻坚历史过程的珍贵照片。我看完展览,感受就是两个词,“震撼”和“感动”。我当时就表示,这是一本书的素材,应该编辑起来出版呀。我现在商务印书馆协助选题策划,这本书可以交给我。但是杨行长说,扶贫专题的摄影,他会找其他出版社安排。这一次既然是商务印书馆愿意出版,他格外重视,说可以选一本艺术性更强、题材更广泛的摄影集交给我。

 《镜头中的人情物理》

  于是杨行长又编出了今天这本《镜头中的人情物理》。同样是选择了100来幅精彩照片,反映的是杨行长多年来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观察、感悟和思考。书名这样定,有两重含义,第一,是书中摄影作品分为四类,恰恰是关于人,关于情,关于物,关于理。这四个类别,基本覆盖了杨行长多年摄影创作的全部题材。他从每一类别都选出几十幅照片,务求百里挑一,张张都是佳作。第二是这些照片,整体上是在通过摄影镜头向读者展示人世间的“人情物理”,就是所谓人之常情,事之常理。杨行长不仅是文化人、摄影家,他同时也是思想者。他的摄影,是基于他对人类世界的理性思考的,所以他总是试图用图像表达他的情感、认识乃至理念。编辑本书时,他在每一辑前面加上小引,为每一幅照片配上说明。这时我们发现,对于杨行长来说,这些照片背后不仅有故事,而且还有思想。他的文笔也极好,采用近于散文诗一般的文字,使读者在面对摄影作品时,不仅唤起无穷想象,而且还会凝神深思。其中一些文字阐发的深刻的哲理,可谓启人心智,发人深省。这种图文互动的表达方式,使得摄影集里每一幅作品都变得耐人寻味,值得反复玩赏,细心体味。这就为摄影作品集创造了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读者在赏照片和阅读文本中,不仅可以得到艺术享受,而且可以获得思想和智慧。

  作为上海人,杨行长是有一种特别的“讲究”的。这些照片交稿时原本没有标题,我建议他加上,并且望文生义地随手帮他把一百多个小标题拟定下来,我所拟的标题,意思和标号差不多,只是为了便于识别。但是杨行长一丝不苟,他字字斟酌,重新将所有小标题拟定一遍,并且反复修改图片说明。看到他对文字的重视,我才深切地意识到,杨行长的摄影不是随意的,他捕捉摄影镜头,拍摄作品常常不是像普通的摄影者那样妙手偶得,而是有意识地要带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和思考,带着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人性的认识和对文化的感悟从事摄影创作的,而对于这本书,他更是有想法,有自己的策划的,一言以蔽之,是他要用这百来幅作品超浓缩地展现当今世界的人事情理,表达他对美的事物的赏鉴与赞颂。

  更让我和编辑们感到惊奇的是,杨行长在与我们讨论编辑设想时,竟然完全以内行人才有的眼光,对这本书的形式和包装做出定位。他把书的开本、尺寸、封面和内文用纸、印制工艺都规划得清清楚楚。他不图豪华但求雅致,不事铺张只讲品位。他既不追求画册的气派,也不贪图精装的高雅。他只是强调要做平装图文书,也不要使用大开本。后来是在他的老同事和老部下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勉强同意,采用了今天这样一种简易的精装封面。我和编辑们都认为,杨行长对这本书的设计和定位,恰恰反映出他谦虚、低调、内敛的行事风格。他坚持以朴实无华的图文书面貌出版,为的是让更多读者便于阅读;他坚持以普通作者的身份出书,不愿将银行家的身份曝光,以致于本书的作者简介中甚至没有提到他曾经长期担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行长的职务,为的是避免给自己头顶增加光环。所有这些,都更加增添了我们对他的敬重。    

  因此,我认为杨凯生先生为我们,也为全社会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本好书。在此,我将他的一部分摄影作品和图片解说附于文末,请读者鉴赏。我相信读者会认为我上面所言非虚。

  (本文作者李昕,曾任职三联书店,退休后任商务印书馆特约编审)

  附:杨凯生艺术摄影欣赏

  2013.4.23北京时间13:43,当地时间7:43

  法国巴黎

  香缇邑城堡外,我遇到了这名安静的听众。手握一枚硬币,远远坐着听街头艺人的弹奏。那位卖艺人来得蹊跷,在游人稀疏的淡季,出现在无人路过的岔路上。他戴着破旧的皮帽子,用沾染油彩的手指尖,娴熟地拨弄着琴弦,这是一个我叫不出名的乐器。

  我有些疑惑了,心想或许这不是卖艺人,而是从城堡古画中走出来的幻影,恰到好处等在这里,为她奏一首思乡曲。

  捏住的硬币迟迟没有去投下,她担心那“叮”一声清响会打破幻境。

  2015.1.106:57

  吉林查干湖

  查干湖的冬捕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成了一个旅游项目。在开网的日子,天地冰湖之间热闹得很。无论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捕鱼人也好,还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也好,人们在湖面上围着那一张网就是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的鱼,大声地叫喊着什么。有人在拍照,有人在那儿挑选着自己看中的鱼,特别是还有在商量着头鱼拍卖的生意人。古老的查干淖尔,现代生活的气息已经和冰湖上昇腾的雾气融合在了一起。

  但在祭湖醒网仪式上,听到的诵词仍然是古老不变的声音。自然之壮美,大地之恩赐,万物之灵性,人类之虔诚,都在那一直飘向远方的声音里。那冬捕人怀夹着的傢伙,也还是从前的模样。

  江苏苏州

  大赛开始前,空气仿佛是半流质的。赛场里呈现着一种特殊的氛围。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位世界冠军。透过取景框能看清她的表情和眼神。这个场景适合拍成黑白单色的,这种色调有利于表现一种坚硬的内核。

  看着她脱下外套走向球台,我忽然觉得球台就象人生立足的方寸之地。掌声来了不浮躁,嘘声响起不气馁。这时候能走得从容和平稳,也算是体悟清楚了人生的真谛。

  丁宁一步步走向球台,也一步步走向了多少运动员魂牵梦绕的“大满贯”。

  2016.10.28 10:02

  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

  阿都日各下课了,从书包里取出了一个苹果。

  苹果是甜的,它舔到了,虽然还隔着一层苹果皮。那是被夏天的太阳晒透了,被秋天的风吹红了,饱含着汁水的甜;是怀着雀跃的小期待,让脚步也轻快起来了的甜。

  仿佛只是闻着苹果的香味,就听到了葫芦笙嘤嘤,大小三弦铮铮,就听到了那忍不住要跳起对脚舞的曲子。

  2013.10.15  7:33

  江苏南通

  故乡街巷中的摊铺,很多是这样小小的半爿,镶嵌在大幅门面之间。光照稀薄,背景深黯,就像特意设置的舞台剧打光。人物因此凸显出来,吸引着过客的目光。当然更引人的是那股香气。

  并不刻意的是,随着气雾蒸腾到临街的2楼,落点和时间都如此精准,唤醒了晨起的食客、远归的旅人——都长着一副曾喝过家乡水,便记得家乡味的肠胃。

  2013.12.30 10:32

  广东江门

  晒香的小女孩穿着簇新的短袄,举着古老的盘香。更古老的太阳升在半空,看着这多年来未曾改变的场景。

  关于新会小岗镇的香,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1840年。历史上那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太阳见证过那瞬息间的一切。

  日历飞快地翻着,沧桑与离乱都已淡去。惟有这盘香仍沿用着同样的配方,晒着同一个太阳,被同样年轻鲜活的手举起,像一个锚定一切的坐标点。

  2016.2.27 21:28

  苏州

  昆曲“长生殿”中贵妃拜佛,这是古往今来戏本子里常有的一个场景。

  拜的人没有四大皆空,佛堂也不算是青灯古佛。贵妃一身明黄,满眼希望,是个入世而非出世的模样。

  便是此刻的忏悔,也是对过往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不舍,也是对未来人间天上羽衣霓裳的期盼。

  如此的一生求佛难以求来。即便有那双渴望的眼,下跪的膝,合十的手。

  2016.2.27 15:20

  苏州昆曲传习所

  冬是暖冬,腊梅仿佛也开得更灼烈一些。

  女琴师立于墙根,立于幽香和梅影,反复拉着同一段曲目,神情从紧绷慢慢变得更为自得。

  耐着从舞台上走下来的寂寞,守着素寡的黑瓦白墙。

  世上一切花香曲浓,皆来自内心的深处。

  2016.4.156:23

  内蒙克什克腾旗

  早春,寒意尚未退尽。

  黑鸦立于枯树,铁画银钩般的气氛。原始先民“阳乌载日”中的神鸟,正静待金乌从地平线升起。它见过古时贞观的盛事,匈奴的秋马,鲜卑的角弓,也见过那伪满的铁蹄。

  于草木鸟兽而言,荣枯不过瞬间。但阳乌一直看到了今天的变迁。

  2016.4.1610:53

  内蒙锡林浩特

  已经是春天了。我在锡林浩特看到了这棵没有一片叶子的树。不知它本来返青发绿就比别的树要晚一点,还是它真的已经枯死了。

  细看下来,它的生命力没有枯竭。它的虬杆细枝还是那么繁盛,就像一个强壮的男子汉胳膊上显露的筋络,更像是透过天光看到的这片大草原的毛细血管。在宁静中仿佛可以听到它正在吐绿的声息。

  我只在爱伦坡的小说中,见过类似的树。

  2017.7.1414:19

  青海玉珠峰山下

  玉珠峰下,野牦牛踏尘而来。

  犄角高耸,牛尾飞扬。离它不算远,感到一种震撼从脚下来,从眼中来,从心里来。正面遭遇,车没敢熄火,随时准备给它让路。端着相机的手勉强稳住,才没有颤抖。

  海拔近4千米的地带,天寒气薄,在这多数生命难以存活的严苛环境里,竟能哺育出如此壮阔的力与美。蹄声如战鼓,烟尘似天雾。

  无怪乎当地人奉之为神灵。

  2017.10.111:04

  陕西洋县

  朱鹮从天而降,带着火焰般的翅影从天而降。

  虽然仅有一只,但此刻秋日的嶙峋寒意仿佛将要被它点燃。

  那几根黑沉沉的树枝,铁骨铮铮,把这朱红色的暖意钉牢在画面上

  2018.6.2719:44

  青海海北州刚察县

  一群中华对角羚徜徉在暮色里。太阳已经落了,余晖与草地、羚羊构成了一幅难得的逆光照,对角羚的身影以及地平线都勾勒得十分鲜明。

  人类正在越来越知道应该怎样敬畏大自然,应该如何与别的生物相处。正因为这一点,我也更喜欢这支600 mm的超长焦镜头了,它让我始终与一些目标间保持了恰当的距离。

  2019.3.11 北京时间00:30,当地时间18:30

  塞尔维亚  萨瓦河与多瑙河交汇处的河岸上

  这一幕适合出现在杜尚的水彩笔下,这正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之景。

  萨瓦河与多瑙河在这里交汇,远方薄暮冥冥,水气冲冲,近处逆光的深黑没能掩抹住人们的悠然自得。一切仿佛都是用水彩笔饱沾色料,作了精细的勾描。

  这是一幅如同歌咏般的画面,而且空气中也确实漂浮着坦布拉琴悠扬的旋律。

  这一刻,如果杜尚在,他一定会遗憾他的画面不能记录声音。而现在,我的相机已经能。

  2019.10.29 16:38

  浙江舟山

  平沙之上,静静一墫石,压住薄薄的一层水,便压住了一方禅意。沙是流沙,随水而流,石却是磐石,每一次退潮后仍坚守原地。

  时间若往前翻,沙也曾经是石,只是如今崩裂四散了,想随流去向远方的,其实也没能走得太远。

  天安门广场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70来年前是什么样子,现今大部分人都不曾亲眼见过,但只要见过的都会清晰地记得那一天。那是何等悲壮、烈火如歌的一幕。在眼泪中,在鲜血中,在怒吼中,在拼争中,终于迎来了云开雨霁的一天。

  脚下饱浸着热血的这块土地,此刻从这气势恢宏的广场上托起了腾飞而起的巨龙。有多轻盈就有多沉重,有多绚丽就有多暗澹。这是千年不灭的精神,是楚胥之魂,是崤函之骨。

  2016.9.27 北京时间2:14,当地时间21:14

  俄罗斯圣彼得堡

  地铁站里,我遇到了这对仿佛从情景喜剧中走进了现实生活的Sheldon和Amy。长得很像,行为举止也像。他煞有介事地想吻她一下,“同学们都这样的”。Amy小姐手里还拿着笔,表情有点吃惊和走神。她也许还在想着刚才实验室里那个没有成功的实验。而在他们身后,有人戴着耳机在听音乐,甚至还闭上了眼睛,有人看着远处,也根本没在意到这个小插曲。

  其实,有时候以为自己的做法是合群或是独特的,未必。

  2017.7.10 16:48

  青海黄南州同仁县

  青海黄南州“六月会”的日子里,村村户户,煨桑焚香,男女老幼,盛装起舞。这种藏语称“周卦勒柔”,汉语称“六月神舞”的盛会,自一千四百年前松赞干布时代起,一直流传至今,每年从不间断。

  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在这块叫“热贡”的地方,也就是“金色谷地”里,用这种方式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平安。孩子们被打扮得金装玉造,踏着稚拙的步子,带着长辈的期盼,也带着忘不了的传承,往前走着。

  2016.10.29 12:39

  凉山州金阳县至昭觉县途中

  路上我遇到了这群老乡。

  气候与环境给了他们深色的皮肤和雪白的牙齿,与墙上的壁画、前景的廊柱一起构成了同一色调的画幅。一切都恰到好处,富有层次的神态、毫不矫饰的情绪、落点各异的视线,就像名画中大师悉心勾勒过的一样,真正的古典主义风格。

  那摞在墙根准备砌新房用的水泥砖垛,那个明显跨越时代而来的小男孩,以及人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又让我暮然想到了这是一步跨千年而来的当下。

  (编余闲笔)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