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的力量》是我们为王福春做的一期访谈节目

本文的内容依据这期访谈整理而成

王福春是中国拍摄火车“第一人”

是当今少有的,能将纪实摄影题材发掘的如此深刻的重量级摄影人物。

本期访谈他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拍摄历程,以及纪实摄影的观念、纪实摄影的拍摄手法等

王福春拍了40年火车。

40 年,几乎就是一个人青春年华的一生

他北上漠河,南下广州,西奔新疆,东到上海

乘坐列车上千次,辗转行程几十万公里

他曾在40度的超员车厢里虚脱

肋曾两次骨折,左腿胫骨骨折

失眠更成了常态,曾经安定吃到五片六片依然睡不着

摄影人王福春

与此同时,他拍摄了几十万张的底片

记录了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四十年历程

王福春的作品,正是对那段岁月的质朴记忆和深刻感怀

那是中国铁路一段无法忘怀的历史

火车承载着归家的渴望和浓浓的乡愁

折射出国人之间真诚、淳朴、善良、互助的社会风尚和精神气象

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这些照片清晰的展现出中国三十年来前进道路上的变革和飞跃

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流动又封闭的空间里

洞悉专属于一个时代的人心与人性

王福春因此成为了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

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30位摄影师”之一

这就是纪实摄影的力量所在

《火车上的中国人》系列

三棵树站1978年哈尔滨—北京1980年一九八六年,摄于哈尔滨至北京的列车上 双峰—长汀1987年一九八七年,头戴花饰的新娘一九八九年,摄于牡丹江至长汀的列车上1991年,从上海开往重庆的列车上,挤在过道的一个狭小空间里的一家四口哈尔滨-上海1991年1994年,哈尔滨站蜂拥上车的旅客一九九四年,在兰州一北京的列车上,两位穆斯林在祷告 1995年,从武汉开往长沙的列车上

车厢太拥挤了,一位光膀子的男子竟然躺在了硬座座椅靠背上,

为防止自己摔倒,他不得不用手抓住上面的行李架。

一九九五年兰州-西宁,蜂拥而至的旅客从窗口进入车厢1993年,从兰州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开怀大笑的祖孙俩1992年,从南宁开往北京的列车上,由于车厢太拥挤,这位年轻的妈妈想出了用八宝粥的铁罐来当作“临时厕所”以解决儿子的内急广州-成都1996年,车厢里一位姑娘在演奏二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一九九六年广州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母亲在哄背篓里的孩子一九九六年广州—成都的列车上的两位情侣2010年上海-北京列车上,一位做面膜的妇女 一九九五年在武汉—南宁的列车上,一位靠在车厢里站着睡着的孩子高铁封闭的车厢,只能通过电话联系。1998年,从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内一位92岁的老方丈戴着白手套帮女青年把脉。

火车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出行方式

火车庞大威严出行的方式以及狭小封闭的窘迫空间

恰好是中国人生存的真实写照

这部系列作品反应了大变革时代背景下中国小人物们的旅途众生相

王福春用饱含深情的摄影语言

为我们留下了绝无仅有的一个远去时代的纪念

今天看来,这些影像也显得弥足珍贵历久而弥新

当许多摄影师都扛着长枪短炮,去追逐潮流的时候

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最动人的瞬间其实就是身边那些最平凡朴素的人

王福春来自于东北的铁路工人

对当时普通老百姓艰难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感同身受

1977年,他拍摄的第一张照片是单位员工的劳模照

从那一刻起就再也没有离开摄影

我的成功是因为我拍的都是历史

今天回过头看我的作品,不是因为拍摄多么的好,

而是因为它成为了历史

它的历史价值远远大于它自身的艺术价值

这种无法复制的记录场景的方式就是纪实摄影

能够复制的摄影只有一种,那就是风光摄影

王福春这样评价自己的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哥大

“大哥大”曾经是身份的象征和时代的特征

类似这样的场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今天拍下来的东西明天就成为历史

因为真实生动、原滋原味原生态而打动人

这是纪实摄影最本质的东西

真实是纪实摄影的生命

纪实摄影的美感不是形式上的美,

内容的美感永远大于形式的美感

所谓内容的美就是他的思想的美

纪实摄影如果没有思想和内涵

就如同塑料花一样

虽然好看但是闻起来不香

拍摄于一九七八年三棵树车辆段

这是一张典型的宣传照片

在最初的出版物中,王福春曾经打算把它拿掉

因为摆拍的痕迹明显,宣传的痕迹过重了

几经考虑,还是保留了它

因为从现在的角度看,这样的宣传图片也是那个时代的痕迹

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影像记录

一九八零年哈尔滨到北京的列车上

八十年代的人物气质和穿着打扮

是今天永远看不到的淳朴与单纯

九十年代中国民工潮最高潮的时候拍摄的一张照片

九十年代初期,铁路运力严重不足

照片把人们出行的困难非常直观的体现了出来

这张照片在出版画册时被王福春删除,他担心照片会引起有关方面的指责

但是随后的出版物中,王福春又恢复了这张照片

从今天的角度看,它同样是难得的历史佐证

1991年在广州火车站拍的一张照片

九十年代的广州站,人潮汹涌

在挂着巨大广告牌的楼房前,着装各异的买票者拎着各自的行李

排成了几乎密不透风的一道"墙"

排在后面的人的胸膛紧贴着前面人的背

人们连续排队几天几夜依然是一票难求

这是当时广州站的真实写照。

在一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上

王福春曾经发现,在一平方米左右的厕所里竟然站了4个人

他向一位列车员询问,得到的回答竟然是

4个算什么?多的时候里面站6个! 1996年广州到成都的火车上

在广州到成都的火车上,一对情侣在享受着片刻的甜蜜

王福春使用徕卡M4P相机,35毫米F1.4的镜头125分之一秒

定住了这一瞬间

这张照片2000年在丹麦展览的时候

一位荷兰收藏家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受到震撼

当场表示要购买该照片

王福春说,当时并没有卖照片的意识,若喜欢就赠送给对方

荷兰收藏家却执意付费,说这是国际惯例

几番交涉后,荷兰收藏家最终以400美金购得该片

王福春笑谈

真没想到照片竟然还能卖钱

当问起荷兰收藏家为什么对这张照片情有独钟时

荷兰人说

这才是中国人特有的含蓄表情啊

我们都能看得懂这种含蓄和照片所传递的意思

王福春如梦初醒

我要拍出中国人特有的东西,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一九九八年在齐齐哈尔到北京的列车

一九九八年在齐齐哈尔到北京的列车上

偶遇92岁普陀寺方丈正为一位旅客看病

方丈戴上白手套对着摆弄相机的王富春说了一句“别照”

王福春没有理会,在方丈抬眼的瞬间按下了快门

佛家明亮的眼神以及慈悲的面孔、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思想

全都体现在这张照片中了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是上帝赐给我的礼物

也是我最满意的一张照片”

王福春回忆起这段拍摄过程依然心情澎湃

我也走过弯路

02年到05年在北京的几年时间里,王福春把镜头对准了北京的地铁

由于对胶片的感情一直挥之不去,他一直拒绝使用数码相机

这一时期的拍摄由于受制于地铁的光线,大量的胶片冲洗后都发虚

“几乎没有成功率”创作似乎走到了瓶颈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05年

王福春从自己儿子手中得到一台小的数码卡片机

本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第一次使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

立竿见影,效果非常显著

画面清晰,层次丰富,当年的感觉又回来了

尤其是弱光下的表现非常的好

这次拍摄让王富春茅塞顿开

从此义无反顾的由胶片过渡到了数码

王福春使用的机型

相机由胶片换成了数码

拍摄内容也由火车上的中国人换成了地铁里的中国人

王福春称之为他自己的一次升级换代

《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

《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

这一时期的拍摄从手法到构图排版

都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如果说之前的火车上的中国人

是一部厚重的融合了悲悯之心和人文关怀的交响乐

地铁里的中国人

则是轻松明快节奏鲜明的轻音乐

在注重内容的同时形式感更强了

《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

这时期的作品采用了上下或者左右两幅的组合排版方式

内容相同形式接近的照片被刻意的编排在一起

评论家李楠称之为

“双胞胎出镜,一加一大于二”

图片因为重复和对比产生了奇妙的观看感受

重复就是力量

王福春这样总结《地铁里的中国人》

《地铁里的中国人》发表后也引起了一些人的评论

小品化的倾向,失去了曾经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王福春说:距离产生美

因为地铁中的画面距离我们还太近了,几乎就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当时间维度跨过几十年

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一样会成为历史

当下的关键中的关键是:要把拍摄不停的进行下去

一个摄影师不在于使用什么设备,而在于头脑中是否有自己的思想

好的摄影师应该具备以下品格

文学家的思想、哲学家的思辨、艺术家的浪漫、漫画家的幽默

所谓功夫在画外

按动快门的瞬间

只是以往知识涵养积累的释放

你怎么样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和那些平庸的摄影师拉开距离

在于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知识涵养

人人都能看见,人人拍不出来,这就是高手

人人都能看见,人人都能拍出来,那就是大众化的东西

起决定因素的是摄影师的个人修养

此外

还有一颗永远保持年轻的心

王福春以自己七十岁为例子说

要依然保持了一颗好奇心

以及对事物的敏感和对拍摄的强烈欲望

这是我的拍摄动力和源泉

《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地铁里的中国人》系列

王福春抓拍了上千张地铁里人们打哈欠的照片

精选出部分做成了这幅照片,并取名为“同一首歌”

在谈到抓拍(偷拍)这个问题时

王福春强调技巧的运用很重要

除了善于观察对象、提前做好准备、以及盲拍的技巧

更重要的是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纪实摄影师要想成功

一定要克服“偷拍”所带来的心理障碍

摄影是发现的艺,绘画才是创作的艺术

摄影是纯粹的“拿来主义”

拿来的那点东西,就是高于生活的“那一点”

《天路藏人》系列

《天路藏人》系列《天路藏人》系列《天路藏人》系列《天路藏人》系列《天路藏人》系列

07年王福春拍摄的天路藏民系列,是以青藏铁路列车所见所闻为主线

王福春克服心脏病高血压带来的危险

记录下了雪域高原上藏民乘车的鲜活画面

同时也催生了松下LX2数码相机的热卖

无数摄影人因为王福春的“活广告效应”而追逐这款机器

这款卡片机小巧轻便高画质

拍摄的照片从最初放大到十几寸到后来的一米五乘三米

画面质量都无懈可击

王福春因此率先喊出了“小数码大制作”的口号

当动车驶入站台

高铁成为社会上司空见惯的字眼

手持相机的王福春

把镜头再次对准了象征新技术新速度的高速铁路

06年火车大提速高铁系列07年南昌站高铁系列高铁系列高铁系列高铁系列高铁系列高铁系列高铁系列

时代变迁之下铁路也在变化

车厢变了,服饰变了,乘车人的面貌变了,乘车秩序也变了

时代的开放性在照片中有更多的体现

王福春把动车形容为陆地航班,豪华宾馆

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动车高铁

从绿皮车、蓝皮车到白皮车

王福春很庆幸自己拿着相机,跟着大提速的火车一路走来

拍下了火车上中国人的千姿百态

见证了中国40年来铁路飞速发展的巨变

《蒸汽机车》系列

这是王福春拍摄的另一个系列专题

蒸汽机车走过了170年的光辉历程,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消无声息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往日的辉煌已经成为人们中心的风景

1963年,王福春带着当一名火车司机的梦想,考入了铁路中专司机学校

但是事与愿违,王福春并没有成为一名火车司机

他被分配到铁道车辆专业

这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却也因此让他对蒸汽机车更加热爱起来

每当他听到蒸汽机车那高昂的汽笛和铿锵的节奏

宛如一条巨龙吞云吐雾般地呼啸驶过时

心灵都会受到强烈地震撼

仿佛听到自己血管里血液奔涌的声音

蒸汽机车成为他拍摄的系列里

耗费精力最大的一个专题

王福春主要选取冬季的列车形象

在零下40度低温下翻山越岭爬冰卧雪

为的是拍摄出蒸汽机那种气壮山河的震撼形象

《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蒸汽机车》

2005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集通线铁路大板机务段

司机师傅和即将停运的火车头合影

最后一批超期服役的蒸汽机车退役了

从此

在中国运行了130多年的蒸汽机车

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这标志着中国铁路蒸汽机车时代的结束

王福春一直坚持把蒸汽机车拍出了人们生活的视线

《黑土地系列》

这是王福春拍摄的几大选题之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位摄影家

黑土地成为他永远的精神家园

几十年来

王福春对黑龙江那一片沃土不弃不离

从不舍近求远地奔赴名山大川、涉猎异域民族风情

他的视野始终盯住他挚爱的那一片黑土地

他的镜头一直是对准东北的父老乡亲

这些影像给我们第一印象

如同扑面而来的新鲜空气

纯净而原始

黑土地上存在的人与物

如同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纯净质朴

《黑土地系列》大棉袄、二棉裤,头戴狗皮帽子脚穿靰鞡鞋,叼着大烟袋是东北人的特征《黑土地系列》《黑土地系列》骑在猪身上的孩子在逗狗,东北儿童戏耍的一幕《黑土地系列》

三九天,厨房里一边热气腾腾烧饭,一边是喂养的肥猪

人畜同居也是东北人生活的特点

王福春先后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

像走亲戚似地走乡串屯,挨家挨户地串门

拍摄了大量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

东北人直爽的性格、热情的为人

都被一幅幅记录在东北风俗的难忘镜头

《黑土地系列》东北老习俗,炕席火盆老太太叼个大烟袋《黑土地系列》《黑土地系列》东北三件宝之乌鲁草制鞋《黑土地系列》《黑土地系列》《黑土地系列》杀年猪《黑土地系列》97年,自行车发电看电视《黑土地系列》《黑土地系列》8X10拍摄的雪乡《黑土地系列》2005年1月作 雾淞人家《黑土地系列》杀年猪《黑土地系列》雪乡养袍人《黑土地系列》离现代文明深居原始森林的鄂伦春最后的狩猎人 《黑土地系列》空村里的朝鲜族《黑土地系列》破冰捕鱼的赫哲人

《东北人家》

《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东北人家》

王福春的《东北人家》获得2004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金奖

拍摄题材也是他所熟悉的东北人

而在表现手法上更是别出心裁

照片通过爱普生艺术微喷输出在生宣纸上

然后又用他擅长的隶书作为款识

吸引了诸多参观者的目光

在拍摄火车上的中国人时,王福春使用的是35mm莱卡相机拍摄

在拍摄黑土地系列时用的是哈苏方形底片拍摄

到了东北人系列,则使用的是8x10胶片

他用一种机器拍摄一种题材以获得一种表现方式

其目的是达到特有的观看体验

近些年来,中国纪实摄影领域风起云涌

纪实摄影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很多摄影人尝试并加入到了记录社会的行列里

王福春将纪实摄影题材深刻发掘

其独特的经验和对纪实摄影的深刻理解

对大家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王福春把中国铁路变迁、东北黑土地上独有的世俗风情

自然场景及人物神态,全都淋漓尽致地展露在观众面前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老到的艺术表现手法

完美诠释了纪实摄影的内涵

以下视频段落为全篇采集出来的几个精华点

摄影是人学

人是社会构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没有了人的参与,就不成其为纪实摄影。对人的命运的关怀,对人的悲悯之心,对人的苦难和喜悦的关注,是纪实摄影人能够立起来的标杆。一张真实的照片,往往展现出的是深刻的人性力量

选择好主题就是成功的关键

选择一个好的摄影主题就成功的一半。许多摄影人在选择拍摄主题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好高骛远,辛辛苦苦拍了很多年,作品却不成体系。王福春的经验是,选择身边的题材,从自己最熟悉的题材入手。最熟悉的题材往往拍的最深刻,高手应该从司空见惯的景色中发现最有价值最有内涵的东西。

拍的到比拍的美更重要

身边的景色往往因为过于熟悉就显得司空见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平凡的景物变的越来越罕见,最后成为历史。纪实摄影的价值就体现在历史感中。所以,能拍的到往往比拍的美更重要。摄影的本质还是在于记录生活。

我们在拍摄纪实摄影的时候其实是在拍什么

照片的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从来都是以内容取胜的,而不在于技巧的玩弄。纪实摄影在内容上讲求真实,真实是纪实摄影的根本,真实是不能修饰的,能够真实反映生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作为人文纪实摄影人,要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有对生活中新的视觉形象的敏感,对选择对象的敏感,对把握最佳时机的敏感。

胶片还是数码,我走过的一段弯路

拍摄照片不在于用什么器材,而在于拍摄的内容和题材是什么。科技的进步为摄影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而不能故步自封,让器材限制了自己的思想。小数码大制作,是王福春率先喊出来的一句口号。看看王福春是怎么转变的,很有意思。

怎么样拍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一张照片的空间,远远不限于它本身呈现的,还应该有深层次的表达。艺术素养和个人修养,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决定了作品的艺术性。一个好的摄影人,尽管拍摄一张照片只用几十分之一秒的时间,但是其间承载内涵的确是摄影人几十年的文化修养的表现。所谓功夫在画外就是这个道理,和别人拍的不一样,比拼的是个人修养和素质。

抓拍经验谈,绝不放过任何机会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的,要提高照片的成功率,首先洞察力必须敏锐,然后还是那句话,要走近他。了解体会他人的文化和生活状态。不断观察,不断思考,不断的靠近去解读人物的生活、情感,是提高照片意味和故事性的关键,熟练运用构图、光影等表现方式,是照片锦上添花的途径

影片完整版请搜索观看,我们已经配上了字幕,方便大家手机浏览

结语

为了做这一期节目,我们专程来到王福春老师家里进行采访

印象深刻的是他家里堆满了成摞的书籍和资料,案头摆满各类奖杯和证书

偌大的房间愣是没地方下脚

王老师性格开朗精力充沛

丝毫看不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他讲话的语速非常的快,谈起照片的拍摄故事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一天的采访拍摄下来也毫无倦色,精力丝毫不输年轻人

他反复强调自己的成绩的取得仰仗大家的帮助和信任

内心只有说不完的感激

王福春为人谦和率真的态度

就如同他的照片一样

地道而自然,诚实而坦率

欢迎大家关注 摄影微讲堂

本文章图片均为摄影师授权,盗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