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琬个展

忆念之脸

展期:2021年6月6日至2021年8月8日

地点:甘肃省兰州市西关十字喆啡酒店 喆啡空间

本次展览成功展出自2009年至2019年,陈琬拍摄的来自越南、埃及、古巴、印度等三十余国的48幅街头肖像。

陈琬,1980年出生于中国广州,华裔德籍摄影师。陈琬毕业于欧洲最负盛名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传播学专业,后在包括马格南大师班(Magnum Master Class)、西班牙战地摄影训练营等在内的顶级摄影项目接受纪实摄影训练。2021年,陈琬再度结集十余年的代表性作品,成功举办了以“忆念之脸”为主体的个人摄影展。

提及战地摄影,脑海中第一秒钟想到的是什么?是战火、硝烟,还是死亡?在战争频繁的二十世纪,战地摄影早已被大众媒体塑造成了一个刻板印象——充斥着血泪与惊慌。对战地的偏见和战地摄影一样顽固。十多年来,陈琬无数次深入抵达战争后方,用一手的图像,记录了她所见到的:关于人、关于事物、关于生活、关于家和废墟、关于文明和历史,关于战争与和平。

2009年,第一次步入战地时,陈琬的意图很清晰:她想去面对一些挑战,去遥远的异域体验一种不同的文化。而随着这些年的国际工作经历,更为深层的意识渐渐转化、成形——陈琬发现,更重要的是如何用自己的摄影实践,与人们交流,如何让这些照片对整个世界或人们产生力所能及的变化。有一种很强烈的意念,驱使着陈琬去做一名纪实摄影师,驱使着她思考,通过摄影,是不是可以推动人们对自身处境的突围?在陈琬心中,这种责任感,渐渐成为坚持的动力源泉。在第一次接触战地报道时,陈琬尤其体会到,战争的暴力冲突只占据了小的部分,日常生活才是最稳固的部分。

如果说2010到2018年,陈琬所关注的是创伤的现在时,那么可以说,2018年以后,她更关注的是:当创伤成为过去时,经历过创伤的人们、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会怎样面对创伤?人们如何发挥他们的复原能力,去重建个体自己、重建家庭、重建社区,乃至最终重建自己的国家?

不同于2014年的《慢车去加沙》、2018年的《不安全区》等展览的主题,2021年,陈琬举办的展览——《忆念之脸》,表现得更像是一束视觉散文。陈琬行走在不同国度,拍摄下一张又一张不同人物的影像,影像中的脸孔历历,都曾真实地投现在陈琬眼前。在只有镜头能感知的频段,这些面孔似乎呼唤着:“请记住我”,然后转瞬即逝。

街头肖像(Street Portraits)本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最初的肖像人物正襟危坐,是宣言式的自我表达。街头摄影则归属纪实的大范畴,是视觉符号的即兴碰撞与演绎,也是陈琬作为一名纪实人文摄影师所关注的对象。从瞬息万变的即兴图景中,本能地捕捉、定格人物欲语还止的瞬间,进而追溯他们的人生剧本,这是摄影师陈琬多年来流连异国街头的痴迷。陈琬相信,“这绝非一场无因由的相聚”。

拍摄于伊朗,设拉子市

2014年

拍摄于印度,瓦拉纳西市

2009年

拍摄于伊朗,设拉子

2014年

拍摄于古巴,哈瓦那市

2018年

拍摄于格鲁吉亚,泰拉维

2013年

拍摄于格鲁吉亚,泰拉维

2013年

拍摄于古巴,哈瓦那市

2018年

拍摄于埃及,开罗市

2013年

拍摄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

2013年

拍摄于越南,河内市

2019年

陈琬的摄影作品,实际上是从一个最基层、最根本的角度出发替那些发不出声音的人去发表一种声音。陈琬希望,通过这些影像中的声音,可以让政策的决定者和旁边的观察者知道这件事情,并做出一些改变。通过这些影像,我们得以和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产生片刻的交集,短暂联想影像人物背后的故事——这或许也是陈琬拍摄的缘由之一吧。

电影《柏林苍穹下》(Wings of Desire)中,天使徘徊在人间街角,他们缄默不语,倾听人们在絮絮自述,有时抱慰。在陈琬的街头肖像创作中,我们看到,摄影师的角色或许正如柏林的天使——往往,肖像主角甚至并未意识到镜头的存在,而已念出了人生的台词。

48幅街头肖像来自三十余国,肖像中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而我们最终都能听懂,并与摄影师一起,记住了他们。(文/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