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窝煤

三名青年男子踏着三轮车拉着满满一车蜂窝煤。脸上流露出清澈的笑容。这是九十年代的北京,背后的天安门格外的显眼。那时候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虽然还不是很富裕,但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与希望的笑容。

蜂窝煤是冬天必备,九十年代,即便是首都也还没有完全用到暖气。暖气是奢侈的东西,很多市民还是用不起的,所以大多数时候大家还是用炉子来取暖,在冬季来临之前,都会囤积大片蜂窝煤备用。

蜂窝煤火候适中,除了可以取暖外,还可以用来烧水做饭。基本上一个冬天,全靠一个炉子解决吃饭的问题。所以蜂窝煤和单筒炉子非常重要。

当然除了烧水做饭之外,炉子还可以用来烤馒头、烤花生、烤红薯。烤馒头要注意等明火熄灭再放,不然火太毒容易烤焦,甚至产生毒素。很多时候,晚上饿了,就考个馒头或者花生当点心。

2、屯白菜

除了取暖,过冬最重要的就是要储备好冬天要吃的蔬菜,那时候大鹏技术还未兴起,冬天缺少反季节蔬菜,特别是城里,蔬菜本身就贵,冬天更贵。所以一到冬天大家都会到集市上去大批购买过冬的素菜,白菜、土豆、萝卜等等。这些都是美味易存储的蔬菜,是冬天必备之物。

储备的白菜和萝卜,在冬天最让人喜爱的吃法就是炖着吃,条件好的人家或者过年过节会放电肉在里面,外面寒冷刺骨,家里吃着炖白菜,热热的好吃又暖和。

3、雪

雪是北方的特色,每到冬天下大雪都是让人期盼的日子。北京的大雪带着凛冽的寒风,呼呼的在窗外落下,只需要半日就可以积雪到脚面。

虽然雪很美,但是却妨碍交通,特别是八九十年代,那时候还缺少大型机械,所以为了路面交通,会发动市民一起扛着铁锨去人工铲雪。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年代。

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冒着热气,干的出汗。但没有人叫苦叫累。老少男女都自觉的参加劳动,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人文风貌。

当然除去铲雪的辛苦,雪景该赏还是赏的。北京的冬天特有一番风味,既有北国的凛冽又有京城的温情。

雪景迷人,拍照留影自然必不可少。图为1986年冬天,游客排队在雪中的天安门前留影。

冬泳爱好者

1992年,一名老人在什刹海钓鱼,自行车停在旁边,面前摆了四根鱼竿。坐在小板凳上的老人看起来不慌不忙,稳如姜太公。那时候钓到一条鱼,晚上就可以给全家改善伙食了,所以老爷爷若是有收获,一定会开心到不得了。

小孩子无忧无虑,不用担心下雪被拉去干活。所以冬天就盼着下大雪,有了雪就相当于放假一样,虽然那时候就期盼着学校因为大雪早早放假。

放学后打雪仗、堆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娱乐项目。图片中四个小男孩一起滚了一个大大的雪球,看得出他们很有成就感,很开心快乐。

1979年,几个男孩在颐和园的湖上溜冰。

两个小孩站在雪中,这大概是大雪初下,所以孩子们兴奋的张开手迎接着大雪的落下。

图:王文杨

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时间是1983年,在天安门广场两名男子推着刚买的洗衣机,那时候经济开始迅速发展,一切都呈现出新的气象。社会生活也在慢慢发生改变,那时候洗衣机在全国都属于奢侈品。这张照片算是一个时代变化的见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