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头题字:尹祥君  葵邱书院书画顾问(著名书法家)图/网络

  放飞“百鸟”

  文/莫景春

         欢乐喜庆的新春佳节,走进广西桂西北毛南山乡的村村寨寨,不管你到哪一家做客,都能看到屋的正堂上挂着形形色色的“鸟”,展翅欲飞。

         这就是毛南人用菖蒲叶编的“百鸟”。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地置办年货,什么糖烟酒鸡猪牛肉啦,全都准备好,但他们最挂在心里的就是编“百鸟”。大年三十一大早,无论是阳光明媚,还是刮风下雨,每家每户都派出一个人拿着砍刀,到村寨附近的山上,采摘菖蒲叶,回到家里,用清水冲洗,就开始编织各种各样的“鸟”了。有嘴尖尾长的喜鹊,有身材短小的麻雀等等,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这编制的手艺,都是代代相传的,都是由家里年老的长者编的。你看,长长的蒲条在手中飞舞,灵巧。小孩则呆在一旁,歪着脑袋,兴致勃勃地看着。老人一边用菖蒲叶编着“鸟”,一边给孩子们讲鸟的故事,说鸟是人类的好朋友,飞在田间地头捉害虫。老人还介绍各种各样的鸟及其形状,还有鸟的好处和害处。在老人娓娓述说中,小孩们获得了大自然的很多知识,从小对各种野生动物充满敬畏。没过多久,老人们就编出各种各样的十多只“鸟”。这些“鸟”都是空着大大的肚子,那是准备用来填充食物的。大人们端来一个小盆,装满糯米、大豆、板栗等,大人们抓起就往“鸟”的肚子塞进。老人说这是喂鸟,在春耕之前,把它喂得饱饱的,它就不再来践踏庄稼,然后专门去捉虫子吃,帮助人们获得好收成。

          塞着塞着,“小鸟”的肚子被填得鼓胀胀的。老人们按着顺序一个一个地分给家里的小孩,让他们自己保存。得到“小鸟”的小伙伴都高高兴兴跑开了。剩下的要在大年夜饭之前用一根甘蔗一一串起,挂到堂屋上。堂屋中间摆着一块木板,上面摆放着红橙黄绿的水果,有苹果,有柑橘,还有鸡蛋,五彩缤纷。大人看到摆完祭祀祖宗的祭品,便点上香火,顿时烟雾缭绕,那一只只串在甘蔗的“鸟”活灵活现,似乎是在云雾展翅飞翔一样,这些“ 鸟”一直要在堂屋上飞到正月十五,让它们和人们一起欢度春节。

         春节快过完了,元宵节那天,家家户户便把“鸟儿”一一解下来,放到锅里。大火一煮,约莫半个时辰,香气飘起,大人们把那些“鸟儿”捞起。那些鸟儿都成了一个个香喷喷的小粽耙。肚里原先装的糯米、大豆、板栗等混好了盐,煮熟了,香甜可口。只需解开鸟的尾巴,就津津有味地把里面吃完,剩下的菖蒲叶拿出家门,放到地里,算是把“鸟”全放飞了,等待来年再喂了。第二天大伙可以安安心心地耕田种地,插秧播种了,不再担心鸟儿再来骚扰了,一年就可以丰收在望了。

         毛南族人就这样把“鸟儿”敬畏到如同神的地位。大凡能摆到堂屋祭祀的,绝不是一般的东西。住在深山老林里,九分石头一分地,自然条件恶劣,又有各种虫蛇出没,生活极为艰辛,种下的粮食非常珍贵。怎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成为大人们最为头疼的问题。但是面对神秘的大自然,人们又无能为力。种下粮食,只能听天由命。

          毛南族“放鸟飞”的习俗由来已久,是跟毛南人深居深山老林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山高林密,各种各样的鸟也多,地上走的树上飞的,无论你走到哪里,鸟的“唧唧喳喳”声是不绝于耳的。冬春之季,食物短缺,树上的旧果子落了,新果还没有结出,鸟儿没什么东西吃,自然往人们种的粮食这一方面寻找。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接着是开花结籽。那甜美大片的庄稼,鸟儿自然不会错过,有时会成群结队往庄稼田里赶,造成一定的危害。毛南人便想方设法捕杀鸟儿,但鸟儿少了,虫儿也不见得少;又感觉鸟儿也喜欢捉虫吃,鸟儿少了虫儿多了,庄稼的影响更大。于是,到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春节,便想着如何供奉好百鸟,求求它们的保佑,同时利用这个节日喂饱它们,使它们少些侵扰庄稼的生长。

          既不伤害鸟,又能保证庄稼的丰收,这是毛南人放飞百鸟的初衷吧。一代接一代,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了。

  【作者简介】:莫景春 ,男,毛南族,原籍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协副主席,河池市作家协会主席,一级文学创作,曾在《民族文学》《美文》《四川文学》《山东文学》等全国文学刊物发表散文数十万字,有多篇被《散文选刊》等刊物转载,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骏马奖等奖,著有散文集《歌落满坡》《被风吹过的村庄》,现供职于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葵邱书院投稿邮箱:kuiqiushuyuan@163.com

  欢迎新老朋友投稿葵邱书院!